“破解”苏轼高超的用典技艺 罗宁教授角度新颖让观众“深受启发”
(资料图片)
罗宁教授讲座现场。
如果你在读古代诗歌时,遇到读不太懂的情况,或者感到读不出其中的微妙和丰富的意蕴,那么有可能是因为还没明白诗歌里隐藏的“典故”由来。古代诗歌的写作和阅读,是建立在古代诗人共有的文学和文化常识基础之上的,这些常识包括古书中的故事、知识、语句、诗句,统称为“典故”。也正是因为“用典”的微妙和丰富的意蕴,让现代读者感到有一定的理解门槛。
大文豪苏轼博览群书,写诗词就善于用典故。4月28日下午,“东坡大家讲”系列讲座在眉山三苏祠迎来第二讲。西南交通大学人文学院教授、博士生导师罗宁将“用典”类比为现代人所说的“玩梗”,并用多个案例分析“用典”高手苏轼如何用典、用典特色、用典的创造性和影响力,以及苏轼为何修炼得如此高超的用典能力等等。
苏轼用典技艺高超:
用前人所未用引他人跟风
苏轼用典广博,常见于经、史、子、集、小说及哲学著作等多个类别。用典作品包括《庄子》《论语》《汉书》《新唐书》等等。比如《寒食雨二首》中的“暗中偷负去,夜半真有力”,用典来自《庄子·大宗师》:“夫藏舟于壑,藏山于泽,谓之固矣。然而夜半有力者负之而走,昧者不知也”《六月二十日夜渡海》中,苏东坡写道“参横斗转欲三更,苦雨终风也解晴。云散月明谁点缀,天容海色本澄清。空余鲁叟乘桴意,粗识轩辕奏乐声。九死南荒吾不恨,兹游奇绝冠平生。”用典就来自经书。其中“苦雨终风”来自《左传·昭公四年》:“春无凄风,秋无苦雨。”“鲁叟乘桴”用典来自《论语·公冶长》“子曰:道不行,乘桴浮于海。”等等。
苏轼写诗文善于用典,而且用典故出处范围之广,彰显其学识之渊博。罗教授说,比起唐代李白、杜甫、李商隐,宋代的苏轼写诗词“用典”范围更加广泛。
比如苏轼会使用此前很少被使用的“曲学”“小说”中的典故。“曲学”主要指驳杂冷僻、非正统的知识、学说和故事,包括天文星历、地志方俗等。“小说”主要指传统的记录见闻的文言小说(笔记),包括轶事(《世说新语》《西京杂记》)等。
苏轼在《章质夫送酒六壶书至而酒不达戏作小诗问之》中“白衣送酒舞渊明”和“漫绕东篱嗅落英”用典来自《续晋阳秋》:“陶潜尝九月九日无酒,宅边菊丛中,摘菊盈把,坐其侧久。望见白衣至,乃王弘送酒也。即便就酌,醉而后归。”而“岂意青州六从事,化为乌有一先生”用典则来自《世说新语》“桓公有主簿善别酒,有酒辄令先尝,好者谓‘青州从事’”。罗宁教授说,“青州六从事”这个典故,此前罕有人使用。自从苏轼使用过后,宋代很多人也开始喜欢用这个典故了。
听众反馈角度新颖:
非专业读者也容易理解
罗宁教授对苏轼的讲解角度新颖、语言幽默生动,深深吸引着现场听众。华西都市报、封面新闻记者在现场看到,听众中有大学生模样的年轻人,有年长的叔叔阿姨,也有一些小学生。讲座结束后,记者也随机采访到两位听众。杨女士说自己此前也听过不少关于苏轼的讲座,“主题有关于他的文学成就,有关于他的廉政思想的,但像罗教授这样纵向梳理苏轼诗词里的‘用典’艺术现象的角度,我还是第一次听,深受启发。而且罗教授对苏轼的作品分析得非常深入和细腻,这也让我很有收获。”
王好是一名音乐专业的大四学生,她刚回到家乡眉山,专门到三苏祠来听这场“东坡大家讲”。让她印象深刻的是,罗宁教授将“用典”这种文学创作方法类比为现代互联网时代的“玩梗”,“让非专业读者也容易理解。我是第一次听到这种类比,觉得很新奇很贴切。”王好说,“罗教授将他的专业研究成果,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进行阐述,举例讲故事也都很幽默有趣,更易于普通听众接受。我还想说的是,其实苏东坡本人的个性就很幽默风趣。”
身为眉山当地人,王好说,自己从小就经常到三苏祠玩,对苏东坡不陌生,长大后通过阅读,对苏东坡了解更多,“当我了解他的人生故事以及对待人生的态度之后,他给我的人生也带来很多启发。”
华西都市报-封面新闻记者 张杰 摄影 雷远东
责任编辑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