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,一个“大学四年挣到上百万”的创业经历火了。
网上常常流传“成功学真经”,教导如何轻松实现“财务自由”“年入百万”等。这一条帖子更有噱头——在众多大学生还在焦虑找工作时,有人不仅养活了自己,还靠自己买了一套房。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这样的“开挂”人生,靠的就是两个字——折腾。
故事主人公出身农村,小学时开始捡饮料瓶、废铁片卖钱,赚零花钱。高考时,以全校第一的成绩考上四川大学。上了大学后,他没改“折腾”本性,不断经商。
他几乎没放过任何一个商机。新生开学,卖日用品,包下附近宾馆再租给新生父母;毕业季,低价回收旧书,再转手卖出去;日常时候,在全校的宿舍门口放一个零食盒,生意红火……
这些事,其实没什么了不起。但真正愿意去做的人,却不多。有想法与付诸行动,结果完全不同。再小的想法,只要付出行动,总有收获。
毕业季最忙的时候,他每天骑着一辆三轮车,到处收书。别人在寝室打游戏、喝可乐,他从发臭的垃圾堆里把一本本废弃的书翻出来,然后再整理、上架、分类。他说,繁琐的工作,培养了他创新创业和吃苦耐劳的精神。
卖二手书的尝试很成功,但也不乏失败的尝试。助农直播正火的时候,他和朋友找网红、租场地、找设备,结果没赚到多少钱。项目失败了,他没有灰心,而是总结反思问题。
虽有经商头脑,他没有止步于这些“小打小闹”,而是看到自己的短板,选择继续读研、读博,提升能力、认知和格局。
当人们对各式各样的成功故事几乎“免疫”的时候,一个普通年轻人的“折腾”故事却能出圈,恐怕不仅因为“大学四年挣上百万”这样吸睛的标题。
人们看到,有那么一类人,他们愿意折腾,愿意走出舒适区,不是被动迎接人生的挑战,而是把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,不是等机会从天而降,而是主动寻找机会、创造可能。
从个人选择而言,他走了一条相对“另类”的道路。从更大层面来看,他代表一股“另类”的力量,它是蓬勃的、鲜活的,充满希望的。
社交网络上,年轻人如何求稳,如何选择避世佛系,宛然成了流量密码。但在这片大地上,类似富有生命力的故事时时在发生,“爱折腾”的人也从不缺乏。人们对未来的信心,不是因为更“躺平”了,更“佛系”了,而是更积极主动面对挑战,去发现生活更大的可能。
这样的声音和故事,更值得被珍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