hello大家好,我是大学网网小航来为大家解答以上问题,重庆方言的电视剧最新(你还记得哪些重庆方言电视剧)很多人还不知道,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!
你还记得那好心办坏事的梅老坎吗,还有爱占小便宜的毛子吗,还有老实憨厚的蛮牛吗?1997年播出的《山城棒棒军》可以说是很多重庆人方言电视剧的启蒙,那个时候一到晚上,全家坐在电视机面前,等待着那熟悉的音乐响起:“棒棒,来喽!”看完记得点赞评论转发支持,感谢大家!
(资料图)
那个时候他们住在菜园坝火车站附近的菜园坡上,那个时候解放碑还不是高楼林立,那个时候还有三拖一火锅,那个时候的猪肉卖5块钱一斤。这部电视剧没有华丽的场景也没有精致的妆容,却给我们带来满满的回忆。让人亲切的重庆话,演员的表演也那么自然。这部电视剧讲的并不是重庆大人物的故事,剧中的每一个都是山城的小人物,毛子会因为看到一件皮尔卡丹价值2300块的衣服而惊讶,会因为收到有钱人家不要的旧衣服而兴奋,为了拿女士的衣服还编出一个老婆来,梅老坎会为菜价太贵而选择吃撇点,也会为家里的单身棒棒找“婆娘”。
“我们重庆人是这个样子的嘛,就是掉脑壳之前,也还是要涮一回坛子的嘛!”“一根棒棒求生活,有盐有味不寂寞!”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名句。
那个时候还没有收视率这个说法,但是我相信这部电视剧的收视率肯定是很高的。重庆方言电视剧随着山城棒棒军的热播像雨后春笋一般爆发了起来。
“街(gai)坊邻居,街坊邻居,谈天说地,谈天说地不过是家长里短,街坊邻居,街坊邻居,扯皮拉筋,扯皮拉筋不过是鸡毛蒜皮。”常言道远亲不如近邻,在2000年播出的《街坊邻居》就讲述了在长江和嘉陵江的交汇处,就有这样一个嘉陵巷,里面生活着一群和《山城棒棒军》一样的普通老百姓。他们每天有说不完的生活琐事,有谈不完的抱怨,有摆不完的龙门阵,他们有时候和睦得像一家人,有时候却吵得不可开交,甚至拳脚相向,但无论怎样吵架斗嘴,到头来这些不同性格的人物形象,总会冰释前嫌,就如同我们实际的生活。
我婆婆也很喜欢这部方言电视剧,她每次看到刘卫东就说这个男的像个杂皮,真的很会“装”。白小军就是个耙耳朵,遭老婆吼了话都不敢吭一声。而嘉陵巷也很简单,两层楼的平房,中间一个坝子,一座石桌就是这里唯一的摆设,也就是在石桌边发生了这么多故事。
《街坊邻居》的场景也是当时重庆这座城市很多地方的缩影,我们仿佛和电视剧的人物有了连接,他们生活的点点滴滴也是我们当时正在体验的。重庆方言电视剧就是有这种魔力,它是如此的亲切,如此的贴近生活。重庆方言电视剧不像现在的电视剧,现在的电视剧往往都是在爽文的基础上创作,它们看起来很爽,但是却很陌生。
那些年,还有《方脑壳的故事》《爬坡上坎》《柯德平外传》《奇人安世敏》等脍炙人口的重庆方言电视剧推出,那个时候大街小巷都在讨论最近有什么新的方言电视剧要播出了,大家还有在《中国电视报》里把要播出的电视剧圈起来以防忘记。
当然还有雾都夜话、生活麻辣烫等比较像实拍的电视剧,说实话这两部电视剧感觉有点不敢看,有点狗血的感觉。那个年代电视很好看,电视剧是很多重庆人夜晚不能错过的娱乐方式,那个时候没有网络,没有短视频,也没有直播。全家8点准时蹲在电视机面前就是那个年代最温暖的一件事,边吃瓜子边打扑克牌,眼睛还是不是瞟一眼电视机,别提是多爽的事情。碰到搞笑的地方大家一起笑,碰到感人的地方大家一起抹眼泪,我们不是旁观者,我们仿佛就是电视剧中的本人,我们能感受到他们的情绪,这就是那个时代电视剧的魅力吧。
不知道从上面时候开始,重庆电视台就再也没有播放过新的重庆方言电视剧,现在的重庆电视台天天都是谍战剧,天天打开重庆台必定在播放谍战剧。现在很多人电视机变成了摆设,手机短视频成了人们的娱乐项目。记得《山城棒棒军》片尾曲里的一句话:高高的朝天门,挂着棒棒的梦,长长的十八梯呦,留下棒棒的歌。提到朝天门,最先想到的可能是来福士,提到十八梯,最先想到的可能是全是外地人的景区。
棒棒军也和《山城棒棒军》一样,逐渐消失在重庆的大街小巷。重庆方言电视剧火过,但是也和许多东西一样,成为了时间河流中一颗微小的水滴,它曾经掀起过波澜,它是重庆人记忆中抹不掉的一部分,每当那些熟悉的旋律响起,我们都会想起他们的名字——刘卫东、蔡倩云、周家碧、梅老坎、毛子、巴倒烫。。。。。。
你印象最深的一部重庆方言剧是什么呢?欢迎在评论区评论。
本文就为大家讲解到这里,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。